概况

基本情况

【国名】 菲律宾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面积】 29.97万平方公里。

【人口】 8857万(2007年)。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及外来后裔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0%信奉天主教,5%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 大马尼拉市(Metro Manila),人口1155万。年均气温28℃。

【国家元首】 总统格罗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Gloria Macapagal ARROYO),2001年1月就任,2004年6月连任。

【简况】 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公里。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菲独立后,自由党和国民党轮流执政。1965年马科斯就任二战后第六任总统,并三次连任。1983年8月,反对党领导人贝尼格诺?阿基诺被谋杀,导致政局动荡。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贝尼格诺?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出任总统。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达先后按宪制当选总统。2001年1月,埃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继任总统。2004年6月,阿罗约成功连任总统。

【经济】 出口导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同时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80年代后,受西方经济衰退和自身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发展明显放缓。90年代初,拉莫斯政府采取一系列振兴经济措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菲冲击不大,但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阿罗约总统执政后,加大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内需和出口,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08年,菲经济先后受国际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和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1587.8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1804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9年):0.9%

  货币名称:比索(Peso)

  汇率(2010年):1美元=44.82比索

  通货膨胀率(2010年4月):4.4%

  失业率(2010年1月):7.3%

湘ICP备10000640号

Copyright2005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