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基本情况

【国名】文莱达鲁萨兰国(Negara Brunei Darussalam)。

【面积】 5765平方公里。

【人口】 39.3万(2011年)。其中马来人占66%,华人占11%,其他种族和外籍人占23%。

【语言和宗教】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还有佛教、基督教、道教等。

【首都】 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位于文莱-摩拉区,面积100.36平方公里,人口约14万。从17世纪起成为文莱首都,原称“文莱城”,1970年10月4日改为现名。

【行政区划】分区、乡和村三级。全国划分为4个区:文莱-摩拉(Brunei-Muara)、马来奕(Belait)、都东(Tutong)、淡布隆(Temburong)。区长和乡长由政府任命,村长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

【国家元首】苏丹· 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穆伊扎丁·瓦达乌拉,1967年10月5日继位。

【简况】 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濒南中国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并被沙捞越州的林梦分隔为东西两部分。海岸线长约162公里,有33个岛屿,沿海为平原,内地多山地。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年均气温28°C。

古称渤泥。14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国力处于最强盛时期。16世纪中期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相继入侵。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英国恢复对文莱控制。1971年与英国签约,获得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的内部自治。1984年1月1日完全独立。

【经济】文莱经济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支柱,非油气产业均不发达,主要有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及农、林、渔业等。2012年文GDP总额折合176.5亿美元,同比上升0.9%,人均GDP折合4.4万美元,其中石油、天然气收入占GDP的66.7%,油气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6.2%。

为摆脱单一经济束缚,近年来文政府大力发展油气下游产业、伊斯兰金融及清真产业、物流与通讯科技产业、旅游业等,加大对农、林、渔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文莱货币为文莱元,与新加坡元实行1:1汇率挂钩,目前1美元约合1.23文元。

湘ICP备10000640号

Copyright2005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