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指标:
近期发展
经济现况
经济
印度是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居中国和日本之后。印度的服务业、工业及农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GDP)59%、24%及17%。主要行业有金融、保险、房地产、建筑、重工业、零售批发业。
印度经济在2015年增长7.3%,工业及服务业是主要的增长动力(分别增长7.5%及7.2%),而农业增长缓慢,仅得1.7%。世界银行预料2016年印度GDP增长7.4%,增速将超过中国。
衡量印度通胀压力的主要指标──批发物价指数自2014年11月以来一直处于收缩领域。为对抗通缩趋势,印度央行即印度储备银行于2015年9月把主要政策利率下调至6.75%,为4年来新低。2016年3月,印度的批发物价指数连续17个月下跌,但仅按年稍微下降0.82%。
对外贸易
2015年,印度出口下跌2.1%,进口则减少17.4%。印度的主要出口市场包括阿联酋、美国、中国内地、新加坡及香港;主要进口来源地为中国内地、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瑞士及美国。
印度的经济增长十分依赖服务业。该国在全球离岸资讯科技和业务流程管理(IT-BPM)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印度软件及服务企业联会(NASSCOM)估计,IT-BPM产业占印度GDP约10%,占服务输出总值逾38%。IT-BPM服务主要输出至发达国家,尤以美国和欧洲为然。估计2015-16财政年度来自IT-BPM服务的收益将增长12%,令IT-BPM服务业成为印度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经济改革
2014年大选,莫迪取得压倒性胜利,成为印度第14任总理。他过往在古吉拉特邦领导的亲商政府,使当地GDP增长率多年来为各邦之冠。因此,莫迪出任总理,提振了投资者及消费者的信心,他们日益期望印度整顿财政、改善基建及推行投资改革,对该国长远经济前景及零售业增长有利。
印度政府在2016年联邦预算中继续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及倡议,主力发展农村及基建。在上一年的预算,印度政府答应把企业所得税在4年内由现时的30%降至25%,但结果未有调低企业所得税。反而将大部分烟草产品的消费税由10%增加至15%;豪华汽车的税率亦会提高。此外,收入少于5,000万卢比(约75万美元)的公司将被征收29%税率另加附加费。
另一方面,莫迪政府继续游说反对党,希望引进统一的商品及服务税,代替目前繁复的增值税。莫迪政府推出的其他改革措施包括放宽不同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控股权上限,详见下文「投资政策」。
零售蓬勃
印度的中产阶层和年轻消费者迅速增长,推动零售业蓬勃发展。现时印度零售市场的规模约6,000亿美元,预计以年均增长率12%的速度扩展,到2020年将达10,000亿美元。印度有超过12亿人口,居于世界第二位,消费者数目庞大,可支配开支也不断增加。
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NCAER)预测,中产阶层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将由2009-10财政年度的13.1%上升至2015-16财政年度的20.3%,而2025-26财政年度将达37.2%。中产阶层人口不断增加,为印度零售业带来许多商机。
此外,印度的零售渠道正快速现代化,专业管理的商场和网上商店在印度全国越来越流行。全国据研究公司科尔尼(A.T. Kearney)估计,有组织零售业务现时占印度零售市场约7%,城镇化及新投资涌入将推动有组织零售业务持续增长。同时,由于邦首府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高企,零售商开始在二、三线城市拓展业务。
自2011年11月起,印度允许外资在单一品牌产品零售店持股达100%。上届联邦政府于2013年颁布政策,允许外商持有多品牌零售企业51%股权,交由各邦执行。英国乐购(Tesco)与印度塔塔(Tata)集团组成合资企业,经营MBR超级市场。2016年2月,印度食品加工部部长建议准许100% 外商直接投资,让农民有所得益,并有助减低通胀。
湘ICP备10000640号
Copyright2005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