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商業和貿易體制已經開放不少。現在俄羅斯企業及個人均可從事貿易,毋須辦理特別的登記手續,和以往的嚴格管制大有分別。他們可以自由進口幾乎所有產品,只有少數產品如一些戰略物品仍然實施進口許可證和其他管制,但是這些產品與港商關係不大。
俄羅斯根據《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Harmonis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來決定海關稅則分類。所有進入該國關境的貨物必須向俄羅斯聯邦海關當局申報。報關單須於貨物送抵海關當局後15天內提交。貨物進入俄羅斯關境時須向當局繳納相應的關稅。
進口及出口關稅可以是按貨物的海關估價的某個百分率計算(即從價),或以歐元按貨物的計量單位計算,及/或上述兩者的混合計算,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徵收從價關稅,即按貨物的海關估價某個百分率徵收。大部分港商經營的消費品,例如成衣、家用五金製品、電子消費品、鐘錶及珠寶,適用關稅率介乎5%至20%。另一方面,石油產品、銅和鎳等數種商品以及用這些原材料製造的產品均須徵收出口關稅。俄羅斯甚少以反傾銷程序針對香港產品,現時該國只有對來自香港的軸承採取反傾銷措施,但是香港已沒有對俄羅斯出口或轉口軸承,因此這項措施對兩地貿易沒有明顯影響。
除進口關稅外,大多數進口產品及服務均須計徵增值稅。自2004年1月起,標準增值稅率由20%減至18%。另一方面,地區銷售稅已完全廢除。同時,基本食品及兒童用品則採用較低的10%稅率,而某些產品及服務,例如金融服務及轉口貨物等均獲豁免增值稅。
大多數進口貨品包括消費品,必須符合適用的俄羅斯安全標準。貨物進入關境時通常需要出示的證書是由俄羅斯聯邦標準和計量委員會(Gosstandart,簡稱GOST)或其認可機構發出的合格證書(GOST R Certificate of Conformity,簡稱CoC)。
經過19年的談判後,俄羅斯於2012年8月22日加入世貿。俄羅斯其中一項入世承諾是降低多類產品的關稅,把整體關稅的上限(即世貿所允許的、任何成員國從另一成員國進口貨品時所徵收的「約束關稅稅率」或最高關稅稅率),自2011年起由平均10%調低至7.8%。特別值得港商關注的是,電腦硬件及周邊設備、電訊設備、半導體製造設備、某些半導體及電子零部件等資訊科技產品,均於俄羅斯加入世貿7年後獲豁免進口關稅。
除降低關稅外,俄羅斯亦承諾改善其貿易環境及法規,例如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實施世貿與成員國簽訂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 自加入世貿當日起,該國在採納會影響貨物或服務交易、知識產權的法例前,必須刊登相關法例,並提供最少30天的諮詢期讓成員國發表意見。此舉可令俄國的法規體制及執法程序更公開及更易預知。
服務行業方面,俄羅斯簽署了一般協議,承諾繼續對外國企業開放其服務業市場。例如,俄羅斯入世4年後,將取消外資不得持有電訊公司逾49%股權的限制。同時,外國保險商、銀行及分銷商亦可更易進入有1.46億人口的俄羅斯市場。
另一方面,俄羅斯、白俄羅斯及哈薩克在2009年11月就成立關稅同盟簽訂一籃子協議,由2010年7月初開始實行共同對外關稅,並於2012年1月1日建立「共同經濟空間」,讓貨物、服務、資金及勞動力在這3個成員國之間自由流通。其後,白俄羅斯、哈薩克及俄羅斯領袖於2014年5月29日簽署條約,成立「歐亞經濟共同體」,條約於2015年1月1日生效。亞美尼亞及吉爾吉斯亦分別於2014年10月9日及2014年12月23日簽署加入共同體的條約,並於2015年1月2日及2015年8月12日正式加入。